多形性紅斑 Erythema multiforme 蔡呈芳醫師 www.DrSkin.com.tw 多形性紅斑是一種急性自限性的疾病,並不常見,通常發生於年輕人。典型的表現是虹膜樣 (iris-like) 或標的樣 (target-like)的皮膚紅斑,對稱分佈於四肢末端伸側,特別是手掌、足蹠處。直徑1- 2公分大小,為暗紅色紅斑。皮疹周圍為紅色,中央為紫紅色。多形性紅斑病因分為感染,特別是單純疱疹及黴漿菌感染症,其次為藥物-磺胺劑、抗生素、精神科用藥、降尿藥、鎮痛消炎藥、口服避孕藥等 ,autoimmune progesterone dermatitis 也曾被報告。單純疱疹會感染血中CD34+的幹細胞,並分化成抗原呈現的樹突細胞,促進Th1的發炎反應。 一般感染引起者較為輕微,維持 1-2 星期後,留下色素沉澱後消去。嚴重型的多形性紅斑, 或稱史帝文生氏(Stevens-Johnson) 徵候群,幾乎都因藥物引起,f。 初期症狀如上呼吸道感染,發燒、喉痛、頭痛。除皮膚有多形性紅斑外,黏膜也出現糜爛,如口腔、嘴唇、眼球結膜及陰部,臟器亦可有病變。黏膜處起先有發炎性的水疱,破裂之後則形成灰白色的膜被(pseudomembranes)及結痂,非常疼痛。 內臟病變以肺炎、腎衰竭為主要後遺症。更嚴重者體表30%以上都呈燙傷樣皮膚脫落,稱為中毒性表皮壞死鬆解症(Toxic epideral necrolysis),如不送入無菌燙傷護理,死亡率甚高。Stevens-Johnson syndrome 之死亡率為 5-15 %,而中毒性表皮壞死鬆解症則可高達三成。 多形性紅斑治療,輕微者只需症狀治療,並找出原因。全身性類固醇之給予,並不是非常必要,但也可給予每天50 – 80 mg prednisone。嚴重者則應避免二次感染,以及適當的體液、體溫控制和電解質平衡。免疫球蛋白治療在一些報導中有顯著療效,但實際療效仍有爭議。反覆發生之不明案例,可以嘗試thalidomide或levamisole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