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見皮膚病 列表

硫磺泉皮膚炎(hot spring dermatitis, sulfur spring dermatitis)
  作者:蔡呈芳
閱覽:2137   

溫泉皮膚炎

 

硫磺泉皮膚炎,又稱「溫泉皮膚炎」,由台大皮膚科孫啟璟醫師於1995年收集10年病例共44名後所報告,是台灣特有的皮膚問題,與泡酸鹼值太酸(PH值小於一)的溫泉有關,幾乎所有患者都是在冬天泡了陽明山的青磺泉後2到20天後求診,但病灶會在24小時內產生。除了酸鹼值外、溫度、硫磺以及洗溫泉時的搓洗都是可能的惡化因素。患者會在皮膚上出現如大小不等,像被熱油噴到的皮膚潰瘍,若本來就有傷口的皮膚,也有可能產生一大片的皮膚潰爛。硫磺傳統上用於各種皮膚病治療,包括乾癬、疥瘡、青春痘,但因為目前醫學上已有更有效的方式可以治療,而且台灣的溫泉泉質種類很多,所以,目前皮膚科醫師已經很少會建議泡溫泉來治療皮膚病。

泡溫泉是可以有通體舒暢的享受,國內硫磺泉有青磺泉(PH 1)及白磺泉(PH 4)兩種,若是皮膚有腫、痛,已有傷口、化膿,或是全身紅皮症的患者,因考慮心血管的負荷,就不建議泡青磺泉,以免發生危險。

張貼日期:2010/12/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