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見皮膚病 列表

Pasini與Pierini氏皮萎症(atrophoderma of Pasini and Pierini)
  作者:蔡呈芳醫師(www.DrSkin.com.tw)
閱覽:1850   

PasiniPierini氏皮萎症(atrophoderma of Pasini and Pierini)

蔡呈芳醫師(www.DrSkin.com.tw)

 

PasiniPierini氏皮萎症是1923Pasini所首先報告並在1936年阿根廷的Pierini再加詳細序描述的一種罕見但極具臨床特徵的疾病,典型皮膚病灶為境界鮮明、稍微下陷並帶有石灰色或棕色的斑,病人通常無自覺症狀,且病灶常雙側對稱出現,好發於年輕人背部,觸壓時質感正常。

PasiniPierini氏皮萎症在女性稍多,病灶並無不適,以軀幹尤其腰背為主,但也可發於胸部、上臂、腰部等處。疾病一般於1-2周內突發形成1-12公分凹陷,深度為1-8mm,略微暗色,但周圍皮膚外觀正常並無發紅現象,進展緩慢病史可長達10-20年,最後病灶底部可能血管較為透出。PasiniPierini氏皮萎症一般為對稱性散在,偶有單側病例,如果呈線性皮節排列存在的病灶稱為Moulin皮萎症(atrophoderma of Moulin)。Atrophoderma elastolyticum discretum則是臨床上像Atrophoderma,但病理上彈力纖維有斷裂減少。

PasiniPierini氏皮萎症成因不明,但因此病臨床上偶爾會與硬皮症或萎縮硬化苔癬合併存在,因此不少學者認為應可視為硬皮症的表現方式之一,有些個案有B burgdorferi感染存在。2000年日本學者Yokoyama等人則報告病灶內的醣氨多醣(glycosaminoglycans)與硬皮症不同。

在檢查上主要是排除硬皮症,至於抽血或培養檢查B burgdorferi感染的價值尚有爭議,皮膚切片則無特殊變化。

此病並無特殊治療方式,部份醫師建議使用外用類固醇、或口服抗生素、antimalarialspotassium aminobenzoate。如色素明顯,也有用Q-switched alexandrite laser成功減少色素的報告。

張貼日期:2008/7/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