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人Still氏病 蔡呈芳醫師 成年Still氏病是一種罕見的免疫疾病,最早由英國醫師George Frederic Still於1897年所敘述(On a form of chronic joint disease in children. Medico-Chirurgical Transactions, London, 1897, 80: 47-59),此病每年每10萬人發生不到1人,女性較多,主要表現是有1.主要症狀四項:反覆的發燒(> 39 °C),持續性關節炎大於2周,還有無症狀短暫皮疹,血中則有中性球增多。另外次要症狀喉嚨痛、淋巴腺脾腫大,肝功能異常,且抗核抗體及類風濕因子陰性。必需有五項條件,其中至少兩項為主要診斷。 典型短暫皮疹主要出現在軀幹,呈淡紅色,切片為淋巴球及組織球浸潤。除典型無症狀短暫皮疹外,也可能出現掉髮、皮癢、皮痛、毛囊炎、持續性版塊及線狀色素沉澱、肉芽腫、固定版塊、濕疹、蕁麻疹、血管性水腫、手足水疱或膿疱、環型紅斑、廣泛黏液沉澱、色素性癢疹等皮疹出現。抽血則可見到血中白血球、帶鐵蛋白、sIL-2R及腫瘤壞死因子增加。 有其他疾病也會有皮疹及關節炎,需要列入鑑別診斷,如鏈球菌感染、淋病感染、病毒感染(STAR complex)、系統性紅斑性狼瘡、高IgD徵候群、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相關徵候群(TRAPS)、薛尼茲勒氏徵候群(Schnitzler syndrome)。 成年Still氏病具有致死可能,可能出現有血球吞噬症,其它併發症還有漿膜炎、肺炎等,但在香港研究中,華人較不會產生,治療主要為鎮痛消炎藥、免疫抑制劑(如methotrexate),類固醇、thalidomide、抗腫瘤壞死因子(如Enbrel),anakinra, tocilicumab及methotrexate,韓國研究發現奎寧在此病使用副作用較高。 |